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壮观!看内蒙古5.8万头牛转场“夏季牧场”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迎来夏季牧场开放的日子,格日朝鲁苏木500多户牧民赶着5.8万头牛陆续从冬季牧场出发,跋涉100多公里,转场到水草丰茂的夏季牧场“安营扎寨”。转场路上牧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确保自家牲畜不乱跑、不走丢?跟随直播,带你沉浸式感受草原游牧生活。

分享到: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5-06-15 16:13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迎来夏季牧场开放的日子,格日朝鲁苏木500多户牧民赶着5.8万头牛陆续从冬季牧场出发,跋涉100多公里,转场到水草丰茂的夏季牧场“安营扎寨”。转场路上牧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确保自家牲畜不乱跑、不走丢?跟随直播,带你沉浸式感受草原游牧生活。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14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记者乌娅娜,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每年的6月15日开始到6月底,当地500多户牧民赶着5万多牲畜从冬季牧场出发,迁徙到100公里之外的夏营地“安营扎寨”,我身后的这片大草原就是迁徙的必经之路。今天我们将带观众朋友们一起在大草原上了解和走进游牧生活。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16
    转场用蒙古语说叫“敖特尔”在传统的游牧生活中,牧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让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他们怀着对自然的敬畏,逐水草而居,丰美的水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规律是永恒延续的经典,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更沉淀着数千年的文化。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18
    格日朝鲁苏木夏营地,位于扎鲁特旗西北部,总面积为130万亩。格日朝鲁苏木“敖特尔”游牧文化是通辽市唯一一处保存的传统游牧文化。转场到夏营地的牧民们,在那里渡过整个夏天,因为夏牧场草资源丰富,经过一整个夏天享用美食,到9—10月份,长了膘的牲畜们再相约转场回到“冬营地”。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35
    为了保证转场的顺利进行,当地各个部门都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我们看到现在在现场的是医疗保障组。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37
    观众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转场期间我们的牛群是陆续经过。当地牧民出发的地点和时间段都不一样,大家都会选择几家人相约出发,一路同吃同住,相互关照。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37
    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年到了六月中旬快要转场的时候,牛们自己就待不住了,跃跃欲试想要往夏牧场的方向去,而且一路上,他们自己都知道行进的方向,往往不需要牧民带路,越靠近夏营地,牛群行进的速度也就越快,牧民们反而要控制牛的速度。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38
    为了防止牛群混淆,每家都会在牛群上做上独特的标记,有的写一个幸运数字,有的在固定部位涂一个标记,有的还涂上了彩色的印记,还有的还在耳朵上带上不同颜色的身份标识牌,这样即便很多牛群混在一起,也可以快速分清是谁家的牛。
  • 中新网记者乌娅娜
    2025-06-16 10:44
    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约有280万亩山地草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在牧民看来是一件普通而又日常的事情,但在迁徙之路上,一步一步走出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生态的保护,是生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赞歌,时至今日,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场过程中,交通方式、通讯方式等都在发展,但游牧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生活方式仍在大草原上进行着,演绎着生生不息的传奇。
  • 中新网报道
    2025-06-16 10:45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感谢观看,再见!
  • 没有更多内容了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