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

福暖中国 丨 群龙聚首迎龙年!

农历甲辰龙年将至,中国多地博物馆纷纷推出龙年主题展,比拼起了展品中“含龙量”。中新网邀您一起“寻龙”,走进四川、重庆、山西三地博物馆,欣赏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聆听文物里龙的故事,感受“龙的子孙”的血脉渊源。

分享到: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4-02-06 16:59
    农历甲辰龙年将至,中国多地博物馆纷纷推出龙年主题展,比拼起了展品中“含龙量”。中新网邀您一起“寻龙”,走进四川、重庆、山西三地博物馆,欣赏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聆听文物里龙的故事,感受“龙的子孙”的血脉渊源。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29
    1月23日,四川博物院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川内多家博物馆联合推出“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 该展览展出龙文化相关文物60余件/套,包括首次与公众见面的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龙形铜饰,开展不到2周,就吸引超4万名观众打卡。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38
    第一单元“龙源起”主要介绍了早期不同区域的龙纹遗存。如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39
    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龙纹遗存形象各异,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龙形象早期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41
    第二单元“龙演变”介绍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龙形象的演变以及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变化过程。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45
    如商周时期龙纹神秘而狞厉,秦汉时期龙纹逐渐走向了定式,隋唐时期龙纹雍容、华贵,宋元时期的龙纹典雅而洒脱,直至明清时期龙纹精致而端庄并作为皇权象征。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45
    龙形象和意义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演变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一脉相承,同时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生生活力。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46
    第三单元“龙文化”通过建筑、文房用具、年画、皮影、龙舟等随处能看到龙形象,介绍了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发展出的丰富多彩的龙文化。
  • 中新网记者吕杨
    2024-02-07 10:48
    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农耕社会的发展与龙的崇拜相辅相成,龙元素的年画、剪纸、刺绣,划龙舟、祈龙雨、舞龙灯等民俗活动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望。下面我们把镜头交给重庆的同事。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0:54
    各位网友大家好,看完了四川省博物院的宝贝,欢迎把目光转向我们重庆看一看,在山城开启一段“寻龙”之旅。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0:54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这里,一年一度的新春文化系列生肖展正在展出,169件(套)与“龙”相关的珍贵馆藏文物精彩亮相。展览前,我们特别邀请到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有8年讲解经验的志愿者袁瑜老师为大家讲解“龙”的前世今生。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0:59
    据介绍,展览以“龙舞中华”为主题。博物馆通过文字释义、文物展陈、声光电手段等形式,分“百虫之长”“物之灵者”“紫气东来”三个板块,向民众详解“龙”如何一步步成为集智慧、力量、祥瑞等象征性于一身的文化符号。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1:00
    龙是十二生肖动物中唯一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动物。通过展览我们了解到,作为灵物崇拜的龙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以某种动物形象特征为主体,融合了其他动物形象特征创造出来的形象。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1:03
    龙形象经历了石器时代、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发展演变历程,其中在元明清进入全盛时期。这一历程也是龙形象向不同器物不断延伸的过程,出现于青铜器、玉器、石刻、铜镜、丝织品、服饰、金银器、瓷器等器物上,其中,吉祥瑞兽形象的实用器物在隋唐时期开始广泛出现。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1:04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龙逐步汇聚起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成为人们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族、政治、艺术、民俗等诸多方面,它是保护先民的灵兽,是镇守四方的神兽,是带来丰收的瑞兽,是智慧、力量、祥瑞、民族的象征性符号等等。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1:10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从上千件和“龙”有关的馆藏文物中,精心挑选了169件(套)进行展示,展出文物主要涉及玉器、铜器、陶器、瓷器、服饰、织绣、石刻、拓片、年画、版画、剪纸等,其中已定级的文物多达67件(套)。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1:24
    战国龙形玉牌、东汉“青盖”铭文龙虎纹镜、明代百子龙凤图案蜀锦被面、清代“大清嘉庆年製”款描金龙纹印盒、 清代青纱拼金绣龙纹马蹄袖袍、清代翡翠珊瑚苍龙教子纹带钩等都非常珍贵,有些文物甚至首次面世。
  • 中新网记者钟旖
    2024-02-07 11:25
    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啦,谢谢大家的观看。接下来,我们将镜头转向山西,看看那里有什么关于“龙”的惊喜吧。我们下次再见。
  • 中新网记者王惠琳
    2024-02-07 11:26
    感谢重庆同事的精彩直播,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来到山西太原。为了迎接农历甲辰龙年的到来,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见龙在田——山西出土龙文物展》。“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古世界,聆听龙的故事,感受龙文化的传承。
  • 中新网记者王惠琳
    2024-02-07 11:31
    “见龙在田——山西出土龙文物展”共展出文物130余件,展览梳理了山西出土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龙文物,涵盖铜器、玉器、金器、陶瓷、石刻、壁画等多种材质和表现形式。
  • 加载更多

相关直播
相关新闻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