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文明的坐标 | 从陶寺遗址看最早的“中国”

280万平米超大型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神秘的朱书陶文……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传说时代的“唐尧”勾勒出较为明晰的轮廓,展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是怎样的?考古过程中有哪些震撼、有趣的发现?走进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探秘华夏文明的缘起。

分享到: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7-01 19:41
    280万平米超大型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神秘的朱书陶文……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传说时代的“唐尧”勾勒出较为明晰的轮廓,展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是怎样的?考古过程中有哪些震撼、有趣的发现?走进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探秘华夏文明的缘起。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02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通过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客户端同步观看我们的直播,我是中新网记者胡健。俗话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华夏腹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远古人类和文明的摇篮。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04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从180万年前的“西侯度”燃起的中国第一堆文明之火,到尘封4500年后重见天日的城市、宫殿、文字、观象台,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陶寺遗址的发现,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19
    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的策展人梁芳带领我们一同进入180万年前的华夏大地,看看远古人类是如何生活的,看看最初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32
    梁老师您好,那么先跟我们中新网的网友打个招呼吧。接下来,就有劳您带我们进入“文明摇篮”展厅,帮我们网友介绍一下山西的历史文化。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36
    从距今三四百万年到一万年前,称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从事渔猎和采集,茹毛饮血,薪火相传,群居而生。人类蹒跚的步履,穿越漫漫岁月。积累进步,传承知识,逐渐脱离野蛮,告别蒙昧,走向文明。山西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文化遗存300余处。不但数量居全国之首,而且构成了华北两大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主体。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山西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37
    在“远古圣火”展厅,有请梁老师着重介绍几件有代表性的展品,包括古人类化石、生活用具等等,介绍远古人类是如何生活和劳作的。接下来,我们进入展厅的第二部分“华夏直根”,在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以磨制石器为生产工具,制造陶器,营建房屋,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人类开始过着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审美意识更加强烈,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42
    山西已发现距今7000至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00余处。从枣园的农耕,到西阴的彩陶,文明的坐标越来越清晰。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传说时代的“唐尧”(也就是传说里尧舜禹中的尧帝)勾勒出较为明晰的轮廓,展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表明山西南部确实是华夏民族和中国文明的直根。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43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曾经表示,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为重要的几处都邑遗址之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特别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历史进程的关键证据。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45
    接下来,我们就有请梁老师带我们进入陶寺遗址的展位,从4000多年的出土器物中,为我们分析陶寺遗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46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遗址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从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等单位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目前已发掘墓葬1000余座,出土完整或可复原文物5000余件。经碳14年代综合测定分析,陶寺遗址总体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距今分别约4300-4100年、4100-4000年、4000-3900年。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最初的“中国”。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6:53
    城址内东北部是宫城和宫殿群所在的核心区,宫城西南近处为下层贵族居住区,宫城南部近处是仓储区。城址南部有宗教祭祀区,西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西北部为普通居住区。由此看来,陶寺遗址都城功能区划全部齐备,且从早期到晚期有着比较完整的动态变化兴衰过程,对于后世中国王朝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7:06
    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的陶寺观象祭祀台,是世界范围内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观象台,时代为陶寺中期;陶寺早期王墓出土的龙盘,其龙的形象与特征是中原龙形态形成的开始,并被不断丰富与完善为中国龙而绵延至今;陶寺遗址还出土了陶鼓、鼍鼓、石磬、铜铃、陶埙、口弦等乐器,尤其是在早期王墓中,陶鼓、鼍鼓、石磬通常配伍。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7:07
    这些重要发现表明陶寺文化时期早期国家已经出现,礼制初步形成,是中国夏、商、周三代辉煌文明的主要源头。因此,陶寺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
  • 中新网记者胡健
    2022-07-04 17:08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感谢观看,再见!
  • 没有更多内容了

相关直播
相关新闻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 评论
4人参与,4条评论
  • 最新评论
2022年7月11日 23:34 135****4854 [山西省太原市网友]

来自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2年7月5日 18:10 138****8383 [北京市网友]

关注

2022年7月5日 1:39 奇哥 [江苏省网友]

大家好

来自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2年7月4日 22:53 138****8383 [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关注

来自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