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发布 系统整合海口陆海全域生态数据

《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发布 系统整合海口陆海全域生态数据

  中新网海口6月5日电 (记者 张茜翼)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这是海南省首张市域级生物多样性综合地图,首次系统整合海口陆海全域生态数据。

图为《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正面。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据介绍,该地图的诞生源于2022年启动的海口市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揭开了这座城市丰厚的生态家底:坐拥火山熔岩、红树林湿地、滨海平原等多元地貌,共记录陆域物种2963种、海洋生物79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12种、海南特有种41种,以及新发现物种3种,极小种群植物3种。特有物种如海南麂、海陆蛙、海南睑虎,是琼北地区的“生态活化石”;生存于海口羊山地区的水菜花等珍稀物种,彰显海口生态系统的原始性与独特性。

图为《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背面。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这些数据不仅印证海口作为热带生态屏障的独特性,更为地图绘制提供了数据支撑。”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宋延巍说。

  记者看到,该地图正面绘制海口9大生态保护地、重要生态热点地区及典型物种分布,包括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等;背面则标注了海口市生物多样性主要数据、7大类52种典型物种,形成市民自然探索手册。

  民众可按图索骥,在羊山湿地寻找水菜花,在五源河观测“最美小鸟”栗喉蜂虎,在北港岛找到“海洋活化石”中国鲎;通过这本地图,还可以联动生态研学路线设计,设计“自然学校”“赶海体验”等科普活动。

  宋延巍说,未来海口将建立多方参与的创新机制,以地图为基,构建“生物多样性智慧保护网络”;也欢迎民众成为“海口市生物多样性观测员”,参与海口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完)

【编辑:王琴】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