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江:1200万只海马历经8个月培育 迎来收获季

福建连江:1200万只海马历经8个月培育 迎来收获季


视频:福建连江:1200万只海马迎收获季 市场前景广阔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6月10日电 (郑江洛 吴其法)连日来,连江渔民们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海马捕捞与晾晒工作,以待上市销售。

  据悉,去年10月,连江沿海渔民借助保温大棚养殖的1200万只海马,历经8个月的精心培育,如今已达到上市规格。

  10日,笔者走进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海马养殖基地,该基地养殖水体约1万立方米,黑色保温大棚内,一口口面积约60平方米的养殖池整齐排列。池内,海马密密麻麻,有的在水中游弋,有的则倒挂在高约60厘米、直径约30厘米的圆柱形塑料架上歇息。

  “每只海马都需要在架子上休息,要是没有这些架子,它们会一只接一只地连在一起、抱成一团,进而导致其他海马死亡。”基地技术员林建华介绍道。

  养殖人员巧妙利用海马倒挂休息的特性进行捕捞。他们将架子从水中提起并轻轻抖动,一只只成品海马便从架子上脱落,掉入箩筐。不到半分钟,便收满一筐海马。

  林建华说,“我们养殖的是膨腹海马,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培育,刚买回来时不到1公分,如今已长到8至9公分,平均重量约6克。”

  把海马捕捞上岸后,渔民们先用淡水清洗,随后拿到屋顶,将其一只只拉直,再用不锈钢夹子夹在铁丝上倒挂晾晒。林建华表示,先拉直一遍,放在钢夹上定型两小时,定型完再拿到竹竿或竹架子上,再次拉直晾晒三天。“这样晒出来的海马又直又好看。”

10日,渔民用铁夹将刚收获上来的海马挂在铁丝上晾晒。 吴其法 摄

  海马,素有“南方人参”美誉,是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海马是一种鱼类,作为重要的海洋药源生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元素。近年来,全球野生海马数量急剧减少,国际上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中国也将海马列入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在此背景下,众多渔民投身陆地工厂化养殖,成品晒干后进行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定海村海马养殖基地负责人魏新华介绍,晒干后的海马主要销售给医药公司,价格按大小而定,正常情况下每公斤售价在3000元至7000元。该基地共养殖海马500万只,如今都已成熟,预计本月底可全部收完。(完)

【编辑:李骏】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